第三十六章、天下大势

书房中的信有一尺后,乃是这些年岳不群与远在岭南府的前文阁首辅的交流而有。

前文阁首辅也该有个看的过眼的名字了,他叫申佑平,山东人士,今年六十八。

近两年在岭南过得不错,因33万剑信义,追随他过去,护他周全。

正因万剑的追随,才使得他不至于在路上死于刺杀,死于山匪作乱,更不至于死在某次大雨滂沱之夜的泥石流中。

到了岭南后,申佑平做了岭南府教授,专职管理岭南府的学子文事。

可岭南府本就是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多为蛮夷,读书人稀少到如同秃子头顶的头发……

所以,小皇帝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要闲赋这位曾经权倾朝野文阁首辅,让曾经把持着全天下权势的他什么也管不得,什么也理会不了。

而且岭南湿热,不比京城干燥,即使是壮年男人到那边,也有很大的概率害热病而亡。

小皇帝就是要将他害死在此。

但是,小皇帝却想不到,这个老人竟在岭南府传布学问,调教各方土司土寨,教授中原学识,广布中原的儒家典籍,并兴建学院。

于岭南府兴建了第一间学院,名叫英才学院。

而他一个孤寡老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主要还是因为其曾经的名声在作怪。

他被谪贬是有许多人为之不忿的,因此他的岭南之行也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好些人辞了官职,追随着去了岭南府。

如此多人去岭南府支持申佑平的教育事业,自然是如火如荼。

当然,这些终究还是脱不离申佑平的手段。

而且,申佑平到了岭南沟,学问更有增长,梳理自身学问,也思虑了许多,念及天地人和自然之道,追寻为人处世之法,最后写成一篇《于时录》。

正是这篇文章,才使得他与岳不群的书信交流足足有一尺厚。

否则薄薄一片书信,三月才能有一份的书信,怎么可能会积累这么高。

而最近一封书信则是……请求。

申佑平请岳不群出战,征讨上将军辛冒真与大皇子,将和平重还百姓。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说明了各中利害关系。

除此外,他还明说了他向皇帝也写了奏疏,请皇帝派岳不群去平叛。

申佑平更写了一份兵略,还有寄来了诸多信件,这些信件全是他亲笔写成,而这些信件都不是寄给岳不群的,而是会成为岳不群征讨此番叛乱的重要利器。

岳不群没有拆这些信件,只因信件上封都已经写明了去向,这些去向都说明了这些信件中的内容是什么。

因为这些信件的收件人都是跟随上将军辛冒真的人,且在叛军中都担任着要职。

将书信放下,岳不群闭上眼,思量着。

“老爷,可为南山之事烦扰?”杨嫦君捧着一个果盘走入书房。

将果盘放好后,她的两手拇指轻柔的点在岳不群的太阳穴,为他轻轻按摩起来。

岳不群轻叹气一声:“嗯。”

这场平叛他必定会参加。

不在于申佑平的推荐,也不是朝堂诸公的推荐。

而是,如今的朝廷无人可用矣。

朝中可领兵者皆为上将军辛冒真之人,小皇帝怕是也不敢信,至于禁军总教头,小皇帝更不敢信。

因为当年正是禁军总教头与上将军拥戴他取回大权,他仍记得这两位是有多亲密……

而且禁军总教头也就武功了得,却非是能征善战,若真去了前线,怕是也只有送菜的份。

所以最后一数下来,有能力有资格有功绩地也就岳不群了。

只是,圣旨过了三个月都没到。

只因前线出了个领兵奇才,竟带着散兵游勇,府兵人马三千,就将北伐而来的叛军拦在了胶州府。

这让小皇帝立马看到了希望,一把攥住,为此人加官进爵,封赏诸多。

然后,又一月,就有一则消息快马加鞭而来。

叛逆辛冒真以绝世武功,携精兵百数,强闯胶州府城,杀了胶州知府,也就是那统兵奇才,然后扬长而去,之后,胶州府失了主心骨,被叛逆攻破。

叛军长驱直入,再有一月,叛军横扫东海沿海一代,中原沦陷泰半,吴王封禅太山,正式称帝,向外宣布先帝曾有遗诏,让他做继任者,但被太后与前文阁首辅申佑平矫诏,封了皇三子为帝。

并且他还将遗诏当众展示,以示正统,直接指控京城那位皇帝为伪帝。

天下哗然。

同时,皇帝亲自前往岳不群府上,请岳不群领大都督元帅之职。

…………

相关推荐:起航1992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地铁旧事签到在神话明末神秘复苏:我能无限读档神豪:从网恋被骗5.2毛钱开始我在亮剑搞援助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重生1994纽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