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安王此人如何

面对武则天抛出的问题,狄仁杰斟酌许久,最终答道:“安王机敏过人,臣此次破案,多得其相助。

且安王深谙道家之学,性格淡漠无为,对朝廷礼制毫不拘泥,似乎无心政事。”

他这么说,既强调了安王在此次案件中的功劳,又说他无意参与宫廷之事,希望以此打消皇帝对安王的猜忌。

老实说,这个案子,若无安王相助,他们不知道还要在鬼神之说中迷茫多久,说是安王以一己之力侦破的也不为过。

但狄仁杰却不得不将大部分功劳揽到自己头上。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让皇帝放下对安王的戒备。

这就是政治的平衡。

安王全程参与此事,若毫无建树,皇帝多半会怀疑他有私心,所以出工不出力。

反过来,若是安王锋芒太甚,甚至有“太宗遗风”,那皇帝只怕连睡觉都睡不安稳了!

因此,狄仁杰只说安王有功,但功劳不大。

这样一来,皇帝既不会猜忌,也不好擅杀功臣。

至于最后的“无心政事”,则是狄仁杰给皇帝的定心丸:放心吧,人家根本就没那心思!

“那你觉得,朕该如何赏赐安王此次的功勋?”武则天又问道。

狄仁杰心中一定,知道皇帝心中对安王的猜忌已然减轻,但还是谨慎地说道:“依臣看来,安王多半不爱红尘之物,亦不喜名利,陛下不如赐他几卷道藏。”

武则天这才点了点头,对身边内侍吩咐道:“就按狄卿所言拟旨。”

......

很快,圣旨便传到了沈忧之手中。

沈忧之本以为要到明日才能等到狄仁杰的消息,不想却在深夜便等来了皇帝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表彰一下他在此案中的功绩,赏赐他几卷道家典藏,又宣他即刻进宫觐见。

圣旨传召,沈忧之自然不耽搁,稍稍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带着重要的人证何云,同传旨的钦差一道赶往神都。

......

沈忧之一进殿内,便见到了正襟危坐的武则天以及闲坐一旁的狄仁杰。

显然,两人已经谈完了,武则天也缓过劲儿来了。

“臣李玄,参见陛下!”沈忧之俯首行礼道。

“免礼。”武则天轻声道。

“谢陛下!”沈忧之恭声答道。

“此次你协助狄卿破案有功,朕自当赏赐。”武则天道:“狄卿说你不喜名利财物,所以朕赏你几卷道藏,以作嘉奖。”

“谢陛下赏赐!”沈忧之答道。

既然说到了案情,那他自然要提起夜间之事。

“陛下,微臣觐见之前......”

沈忧之将夜里杀手接连闯入永昌县衙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幸得永昌县衙的捕快们殊死抵抗,这才未让杀手们得逞。”他最终将功劳让与了那些捕快。

武则天听得此事,眉头顿时皱起。

永昌县衙虽小,但代表的却是朝廷的法度威仪。

擅闯县衙,这是造反谋逆之举,罪可当诛!

“何云现在何处?”武则天压下怒火,沉声问道。

“正在殿外等候圣上传召。”沈忧之答道。

“宣。”武则天侧首对内侍吩咐道。

很快,飞龙使何云便被带入殿内。

经历夜间之事,何云也不再为太平公主隐瞒,将自己所知之事都一五一十地招供了出来。

“这个逆女!简直胆大妄为!”武则天刚刚压下的怒火,再次冲了上来。

虽然心里早已知道幕后之人就是自己的亲女儿,但从别人嘴里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女儿对付自己计划,任谁都会怒气冲天。

更关键的是,原本只有少数人心照不宣的太平公主谋逆一事,已经被彻底摆上了台面,使得武则天不得不做出明确的决断。

若是不依律严惩,那朝中的御史言官只怕要把她喷成筛子!

何况还有一大群的李唐派在虎视眈眈......

相比于一个想要不择手段谋害自己的女儿的命,武则天当然更看重江山社稷。

“何云、王知远之流,逆心欺天,罪不容赦,赐五马分尸。”

武则天最终下了决断。

“太平公主勾结叛臣,图谋大逆,酌令废去王爵,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对于太平公主的惩戒,武则天显然参照了旧事,选择了当初太宗对太子李承乾的处置之法。

这既是为了堵住李唐派的口舌,也是因为她年纪大了,杀性不似从前那般深重。

若是按照她年轻时的杀性,太平公主绝无活路。

“陛下圣明!”沈忧之和狄仁杰齐声赞颂道。

武则天无喜无悲,只令千牛卫将何云压入天牢,等候处刑,又命内侍拟旨,将这桩谋逆案的细节以及自己方才的决断,交由大理寺复核。

随后,她又看向沈忧之,随口问道:“世人常言,黄老有养生之道,不知是真是假?”

话题转的这么生硬,显然武则天是有意迁怒于沈忧之,故意诘难于他。

“真。”沈忧之毫不犹豫便答道。

武则天心中虽冷冽,但闻得此言,也不禁大感兴趣。

不论是谁,不论他手中有多么大的权利,当他垂垂老矣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多活几天的。

何况武则天刚刚经历鬼神迷惑,在各种幻境中险死还生,自然对长寿安康更加渴望。

“朕可否修习一二?”武则天又接着问道。

“不能。”沈忧之干脆地拒绝道。

一旁的狄仁杰听后心中一凛,满怀不解,暗道:安王素来聪颖,怎会如此不智,当众触怒龙颜?

果然,武则天听了沈忧之的话,眉头一皱,神色已颇为愠怒,但念及他破案有功,没有当即发怒,而是继续追问:“为何?”

“早睡早起,方能养生。”沈忧之解释道:“陛下乃治世之君,自当勤奋勉励,仁德爱民,怎可因私废公,因小失大?”

皇帝越是要迁怒自己,自己就越是要表现得刚正不阿,这样她才不敢动自己这位“直谏之臣”。

狄仁杰心中正为沈忧之这番秉公直谏而叫好,却听皇帝笑着问道:“既如此,你认为朕和李唐,谁对天下万民的恩德更甚?”

狄仁杰闻言,额头不禁渗出冷汗——

好一个诛心之问!

当真是君心难测啊!

皇帝这话虽是笑着说出来的,却绝非戏言,反而是实打实的诛心之言。

李玄乃李氏后裔,太宗玄孙,他若是说皇帝之恩更甚李唐,无异于数典忘宗,即便皇帝不责罚,天下文人士子也会口诛笔伐。

但他若说李唐之恩更重,虽保住了清誉名节,却犯了大不敬之罪,足可以削爵下狱!

若是安王一个不甚,被皇帝抓住了把柄,只怕又会牵连一大批李姓宗室。

到那时,武周派和李唐派的矛盾便会彻底激化,不可调和,甚至一场大乱也难以避免!

朝为公卿,暮为死囚,伴君如伴虎之说便是此理!

面对武则天的诘难,沈忧之沉思片刻,答道:“恩同尧舜,无分轻重。”

好!

答的好啊!

狄仁杰心中感叹到:难怪昔年高宗皇帝都称赞安王聪慧过人,可当大任!

尧舜皆是治世之明君,二者之德行实在难分高下,以这二人作比,直接就回避了最尖锐的问题。

最妙的是,尧舜禅让之德行名传千古,而如今的武周与李唐正是一脉相承,难分彼此。

虽然换了名称,改了年号,但骨子里的东西并未改变。

安王此言颇有借古喻今之意味。

这话就等于告诉皇帝:想要我承认武周的合法性,你必须先承认武周与李唐一脉相承,否则何来尧舜之说?

皇帝若不承认这一点,便等于自己否认了自己的德行,那样的话,更加名不正、言不顺。

不但回避了诘难,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卸力化力,四两拨千斤,当真有道家风范!

“好!好一個恩同尧舜。”武则天眉头终于舒展,说道:“安王果然机敏过人,才思敏捷!”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实言而已。”沈忧之拱手低眉,谦恭地说道。

武则天面色不变,淡淡说道:“既如此,你且下去吧。”

“遵旨。”

沈忧之领命,缓缓退出了大殿。

相关推荐:卜筑我在荒岛肝属性横推诸天从永生开始从永生开始长生迷失在《永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