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九节 李成梁镇辽东

第九节李成梁镇辽东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元佑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

王杲自认为自己的力量够了,就想和大明朝廷碰碰瓷。1557年,王杲率领部下偷袭抚顺关,杀死了抚顺将领,并且侵入明朝边境地区。公元1562年,王杲又设伏活捉了明朝辽阳副总兵,同样把他肢解。从此以后,王杲更加肆无忌惮。他先后带兵抢掠了不少地区,杀害了很多明朝将领。后来,王杲继续屡次犯边。1565年到1570年,这几年,王杲带人贡献了一些堡垒。王杲早在之前就已经屡屡表现出嚣张跋扈的样子。根据史书记载,抚顺开市的时候,明朝官吏查验女真人进贡的马匹,虽然这些马匹大多都很羸弱,但是明朝政府为了民族团结,还是决定按照马匹的正常价格给女真人。王杲非常傲慢无礼,他来到抚夷厅,夺过别人的酒就开始喝,喝醉以后就四仰八叉的睡了。即使如此,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呵斥他。史书上记载,明朝验马官查验马匹,王杲非常生气,干脆带人离去。明朝为王杲罢免了这个明朝官员,从此以后,王杲更加放肆。

1572年,新任抚顺备御打算改变一些马市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就派人告知所有的女真部落酋长,说以后要严格入市查验马匹。王杲带着所有的女真首领当场离去,但是刚出塞,王杲就告诉其他女真首领,谁都不准离去,他们一起再次入塞,并且扬言要明朝换掉抚顺备御。王杲纠集了人马,杀掠我华夏子孙。明朝政府决定采取先抚后剿的策略,先把抚顺备御抓了起来,然后让王台出面,请王杲前来抚顺关,和明朝将领约定:从浑河到马根单堡,都属于王杲。从此以后,双方约定,王杲不得骚扰明朝边境,不能接受明朝投靠过去的人,明朝也不私自接纳女真人。约定完成后,继续在抚顺开设贸易。可以看出,王杲有几分完颜女真崛起时的傲慢的样子。

这次盟誓后,抚顺关外维持了两年的平静。1574年,王杲又开始骚扰边境地区。这件事情是由明朝官员查验王杲敕书引起的。王杲本来只有十八道敕书,现在却有了三十道,这其中自然存在问题,这大多都是他掠夺其他部落得来的,所以自然经不起查验。王杲部下有三十多个人也不愿意留在建州,他们想寄居汉区,被明朝边疆地区的官员收纳了。但是王杲不同意这件事,多次向王杲要人。多次派人骚扰边境,掳掠人口。这年七月,王杲的大将向明朝边吏提出归还本部人口,被明朝边吏严词拒绝,双方就发生了冲突。明朝军队追赶王杲部队到大寨,王杲本人听说后,赶紧返回,把明军团团围住。抚顺大军听说后,又派了一股军队前去救援,这两队明军都被女真人包围起来,明军奋勇冲杀,但是女真人兵力占优势,明军大部分都死在了这场战斗中。王杲把俘虏的明朝将领用残忍手段杀死。

王杲的残暴行为引起了辽东军民的恐慌,当时从开原到辽阳的广大地区,从将领到百姓,人人自危。明朝也出动军队,打算截杀派来抢劫的王杲军队。大明朝廷还让王台搜捕王杲,同时罢除了辽东市场,取消王杲的入市资格。王杲看到这种情形,又集结了3000多个骑兵,这次正好中了明军的埋伏,王杲军队败逃到辽宁新宾西北躲避起来。为了彻底把王杲消灭,公元1574年,辽东巡抚协同辽东总兵李成梁,率领军队发誓一定要讨伐王杲。这次明军带着先进的新式武器,包括大量火器,直捣古勒。双方相遇激战多时,王杲军队难以抵抗大明军队的猛烈攻击,拜托进入寨中坚守不出。古勒城非常坚固,而且凭借山险,易守难攻。李成良命令明军用火器工程,古勒城瞬间后面一片火海。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激烈,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很快,古勒外城眼看不保,王杲夏令所有人退入内城。李成梁下了死命令,让明君攀援上城,并且顺风放火,烧毁了女真人大量房屋和粮草自重。这场战斗结束后,王杲有十几个重要部将战死,明军取得绝对性胜利,斩杀1000多敌军,俘获了500多头牛马,王杲趁乱逃跑。

第二年,王杲不甘心,于是率领军队卷土重来,这次明军早有准备,很快就把他的军队击溃了,王杲一路奔逃,明军紧随其后追击。王杲情急之下,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和身边的人换了,然后好不容易才逃走。逃走以后,他本来想到蒙古泰宁卫首领速把亥土蛮处避难,但是因为中间道路十分难走,想来想去,他觉得这辈子和王台交情还算比较好,就去投奔了王台。王台这个时候担任海西女真都督,他驻扎在开原以北。部落繁盛而强大,手下已经发展到1万多人。因为他忠于朝廷,所以很受重用。王台收留了王杲,很快这件事情就被大明朝廷得知。王台很难违背明朝旨意,另一方面,他本来对王杲就感到有些痛恨,如果不是他恃强凌弱,不听约束,屡次侵犯明朝边境的话,怎么可能引来这么大的灾难。王台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把它交出去,王台因为这个功劳,又被朝廷晋升为右柱国,龙虎将军。王杲被明军押往北京城,万历皇帝亲自登上午门云楼,集结百官亲自观看王杲被处死。王杲的头颅被悬挂在少数民族贡使集中的地区,以儆效尤。

处死王杲后,因为塔克世对明朝比较忠顺,而且在攻打王杲的过程中曾经做过明君的向导,李成良就把原来王杲的属地拨给了他。明朝还因为塔克是讨伐王杲有功,授予他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官职。王杲的两个儿子时刻不忘替父亲报仇,他们在几年里重新修复了古勒城,另外还修建了两座城池。他们两个积极备战,招兵买马很快就壮大起来,还是经常骚扰明朝边境地区。公元1583年,也就是万历11年,阿台联合蒙古部落,打算掠夺广宁,开原以及辽河一带。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官员担心女真人和蒙古人在东西两面合兵,这样的话将会对明朝在东北的局势十分不利。阿台这个举动引起了李成梁等人的担忧,他们已经赶到,如果不及时的把他们剿灭的话,辽东地区早晚还会有巨大危险。于是他们决定彻底剿灭阿台兄弟的势力,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这年2月,建州图伦城主向明军报告了阿台的行踪,还引导明军攻打阿台驻守的地方。

这个建州图伦城主叫尼堪外兰,她也是女真人,出身叶赫部。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奴隶主,他本人十分仰慕汉族文化,所以给他的儿子娶了这么一个半女真办汉语的名字尼堪外兰。尼堪在女真语中的意思是汉人,还有一些史学家认为这并非是人名,有可能是官职名称,他的真实姓名有可能叫佟佳.布库录,他的名字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汉族人之外的兰花,也就是意味着女真人中的佼佼者。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尼堪外兰从小就想当明朝的官吏,或者当一个女真人的大首领。由于他居住的地区就在明朝边境,所以接触汉人的机会比较多,从小就学习了汉语,读了很多经典书籍。长大以后,经常跟随父亲去抚顺马市,卖马贩马,积累财富。后来为了做买卖方便,他们一家人搬到了距离抚顺比较近的苏克素浒部图伦城。尼堪外兰通过贿赂,得到了大明朝边境将领的扶持和帮助。在他20多岁的时候,由于他精明强干,而且很会拉拢人心,所以就当上了图伦城主。李成良等明朝官员将领把它当作是插入建州的眼线。公元1583年,啊台进攻海西女真哈达部。李成良率领大军与阿台军队相遇,明军斩杀叛军1000多人。之后,阿台兄弟率军深入到沈阳城南浑河,李成梁率领部队飞速赶到现在的沈阳市南十里河增援,阿台又转移到抚顺,大肆掠夺一番之后就跑了。

尼堪外兰担任李成梁的向导,明军直捣古勒城,古勒城不仅易守难攻,而且有重兵把守。李成良兵分两路,很快明军就攻陷了沙济城,杀死了阿台的弟弟阿海。然后两路明军汇合,一起向古勒城发起进攻。费了一番周章以后,明军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是还是没有攻下城池。根据清史书中记载,觉昌安听说李成梁讲攻古勒寨,很担心孙女的安危(其孙女为阿台妻子),便急忙与儿子塔克世赶到古勒寨。父子俩抵达古勒山下时,明军已发动进攻。觉昌安先进入寨中,向阿台说明原委,试图将孙女接出来,但遭到了阿台的坚决反对;觉昌安见状便劝阿台投降,但同样遭拒。久在寨外等候的塔克世见父亲迟迟不出,也赶到了寨里。就在这个时候,李成梁的军队已经攻入了寨内。因为之前明军久攻不下,付出了巨大伤亡,李成梁把这件事情迁怒于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非常害怕,就亲自跑到寨边去劝降。他在寨子外面大喊,天朝大军既然已经到了,你们觉得还能逃过一劫吗。你们不如把阿台杀掉,归顺朝廷。李将军有令,谁能杀死阿台,就让他当城主。寨中人心浮动,大家信以为真,于是一起把阿台杀死了。寨内士兵打开寨门,迎接明军进城。但是李成良率均破成后,竟然把寨中男女老少好两千两百多人全部杀死。还把城内的财物洗劫一空,没有来得及出在的觉昌安被烧死,塔克世也被明军误杀,这就是后来努尔哈赤宣布的七大恨之一,这个记载是青史中记载的版本。

关于觉昌安父子的死,明朝史书中记载的和清朝官方记载的不大一样,尤其是关乎一些重要的情节上差别很大。其中一个版本是,李成良出兵征讨阿台,觉昌安父子跟随出征,而且还担任向导,后来死在战火之中。第二个版本是,阿台把觉昌安传来,让他归顺,然后一起侵犯明朝,但是被觉昌安拒绝了,阿台就把他扣留起来。李成梁率军前来攻打的时候,塔克世因为父亲还在寨内,所以赶紧进去救援自己的父亲。在一片混乱中,觉昌安被烧死,塔克世被明军误杀。还有一个记载是,李成梁放火攻城,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后来杀死了阿台。在这里,笔者也不妄加揣度,也不公开表明自己支持哪种观点。只是把所有有关记载都摆出来给读者看,不同的人读历史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各位看官您可以自己考虑一下究竟是哪种记载比较靠谱。总之不管怎么说,觉昌安父子的确是死在这场战争中。而且觉昌安父亲对明朝是忠诚的,李成梁把她们找来,本来是想利用他们和阿台的亲戚关系,劝他归降,可是没想到会造成这种局面。这场战争胜利之后,李成梁就派人寻找觉昌安父子的尸体,最后只找到了塔克世的尸体,交给了努尔哈赤安葬。明朝政府为了补偿,下令把古勒寨中的三十多道敕书还有30匹马一起送给了努尔哈赤,并且让他承袭都指挥使这个官职。努尔哈赤从此就登上了历史舞台,不过现在距离它羽翼丰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他还必须要依附于东北各个地区的强权,对别人表现的非常恭顺。但是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敏锐的察觉到,当时的大明帝国在东北地区的控制力,不是一个简单的女真部落首领所能撼动的。

王杲死后,又出现了一个建州女真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在16世纪中叶对明朝震撼很大。他叫王兀堂,她很可能也属于建州女真,但是同样受到王台节制。之前王杲屡次侵犯明朝边境,明朝政府为了惩戒,下令断绝了辽东马市。这样一来,其他的女真人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失去了贸易往来的经济来源,所以就没有办法获取生活必需的物资,女真人生活陷入窘困当中。隆庆六年,也就是1572年,明朝在现在的辽宁本溪县境内修筑了城堡。王杲的六个部下趁机绑架了明朝的民夫,掠夺他们携带的物品,恰好被王台和王兀堂遇见。他们一起救出了被掳掠的三个汉人,把他们放走,又把那六个抓人的女真人交给了朝廷。由于这次献俘,王兀堂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史书上记载,王兀堂这个人,也听从明朝约束,小心谨慎行事。为了防止建州女真再次侵略边境,明朝政府在辽东地区又修建了好几座堡垒。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六堡,六堡始建于万历元年至三年(1573-1575年),将原来的孤山堡移建到张其哈刺佃,险山堡移建到宽甸,沿江新安四堡移建到长佃、长岭等处。宽甸六堡分别是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孤山堡,南北长近八百里,东西宽约两百里,故被经略辽东的熊廷弼称为“八百里新疆”。每个堡经管一段辽东长城,从而扼守女真拓展的出口。

移建宽奠六堡之前,李成梁就已经发现了宽奠这个地方是战略要地,也是这些少数民族之间必争之地。而且这里是建州女真各部出入的地方,也是他们围猎的地方。由于当时明朝政府没有控制好这个地方,导致明朝辽东地区的守军白天不敢出去塞外,夜晚不敢出哨。此前,王杲掠夺北部地区,王兀堂等部落掠夺东部地区,这些都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修建六堡迫在眉睫。在修建的过程中,这六堡深入少数民族腹地,距离明军控制的边界线已经很远,所以修建的过程充满难度。在这过程中,经常有人请求停止工程。李成良等人坚持要完成这项工程,李成梁本人亲自率领部队在现场监工,最终在万历四年完工。这项工程花费银子8766两,粮食21600石。新建成的堡垒,东面可以控制朝鲜,向西可以控制少数民族,北面也可以抵御强大的胡虏,这里就是防御女真人的前哨。这个堡垒建成后,李成良命令在这里开市,和女真等少数民族做生意。这个举措缓和了明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明朝增加了经济收入,给戍守边疆的战士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修建六堡城墙的时候,有侵占女真的地盘七八百里。王兀堂很不愿意,他带着几十个女真族的酋长,贵在负责修建这项工程的官员面前,哭诉这件事情给女真人带来的艰难和危害。并且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朝廷当作人质,并且保证不会允许女真人骚扰边境地区,请求在宽奠开市。这个建议得到了允许,女贞人通过在这里贸易获取了生活必需品。辽东地区基本上都归王台管制,从清河以南到达鸭绿江属于建州的地盘,归王兀堂管辖。重新在辽东开市以后,虽然解决了女真人简单的吃喝的问题,但是女贞人失去了大片祖先开辟的居住和放牧的土地。但是当时王兀堂等人已经不想继续和明朝作对,所以继续听从朝廷节制。这一时期,辽东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但是,即使在这期间矛盾还是不断在激化。终于在公元1579年7月,矛盾通过一个导火索爆发了。在宽奠马市上,明朝边疆地区的官员收买人参,强行要求女真人减价,女真人不服,这些官员大打出手,重伤几十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王兀堂还是采取克制态度,所以当时并没有形成冲突。明朝政府虽然有感到这件事情比较严重,但是仅仅惩处了肇事者,并没有及时的去抚慰女真人。还下诏让他严格约束部落子民,不要寻衅滋事,甚至在诏书中还出现了,如果你们不服朝廷就会派大军攻打你们老巢这样的话。这些话激怒了王兀堂,如果这样他还不强硬起来的话,手下人估计要对他有意见了。于是,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点燃了王兀堂心中的怒火。王兀堂没有直接出兵,而是首先派人通报了李成梁。如果你们的法律不允许我们进入塞内的话,就应该开放通往京城的道路并且多多赏赐我们,否则的话,过几天我们就要出兵攻打你们了。这件事情表明,在王兀堂内心还是尊重大明朝廷的,只是他身为女真人的首领,不得不替自己的子民出头,同时他也希望李成梁能够还自己公道,他内心还是十分不愿意反叛的。何况王兀堂的要求也不过分,他身为女真人当中的一个大首领,但是没有受到大明朝廷给予的任何官职。没有官职,也就无法得到敕书,没有这玩意,也就意味着不能到京城朝贡,不能朝贡就得不到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女真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朝贡和贸易生活,所以能够获得朝贡的权利,是每个女真首领渴望的事情。

李成梁虽然有大将风度,但是一生杀过无数叛逆的女真人,他错误地理解了王兀堂的合理要求,认为这是女真人蹬鼻子上脸,所以就一口回绝了。于是在万历8年4月,王兀堂率领部众多次向明朝堡垒发起进攻,都被李成梁击败。李成梁一直追出塞外,杀了不少女真人。李成梁还因为这场战争胜利获得了“宁远伯”的称号。这年11月,王兀堂再次集合军队进犯明朝,这场战争王兀堂同样失败,从此他一蹶不振。

自从隆庆六年,王兀堂献俘那天起,本来他对大明朝廷是恭顺的,但是后来又武力反叛。按照史书的说法,这就像狐狸把得来的食物埋了起来,却又亲手把它挖掘出来,被别人抢去。

生活感悟:日程安排本身不是一种结束,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要允许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并在计划中体现出来。大多数有经验的人在制订计划时,只安排一天中80%的时间。时间计划新手应从一天的70%的时间开始做起,实践经验会使新手很快达到专业的水平。

对于勤奋者来说,时间似乎永远不够用,但如果善于计划,则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条不紊地延续下去。计划并不是日常的一件琐事,它既是对令人兴奋的一天的总结,也是对更加兴奋的明天的展望。

我们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律,就应该学会绘制或填写时间计时表。当真正做到之后,保证会出现一些惊喜的效果:这几天之内,只需用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时间少的多的时间来填写计时表,他一定会为你使用时间指出重要的改进途径。

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人。

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一越摩云险,已汙岩岷俗。再度峰贴隘,重为武阶毒。胡儿忽令名,见谓鞑靼属。

生活感悟:良好的情绪是人机体的润滑剂,它可以促进生命运动,给人以充沛精力。谁都有这样的体验,人在情绪好时,心里放松,竞技状态就佳。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大大提高有用功效,减少无用功。因此,一个人要努力使自己热爱事业、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目光远大。尤其是刚刚步人社会、走向生活的青年人,更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善于控制因身体、恋爱和婚姻的挫折以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情绪不稳,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以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心情,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高质量的人生,切莫让忧虑、犹豫和痛苦压倒自己。这种情绪既不能挽回过去,也不能改变将来,只会贻误宝贵的青春,浪费宝贵的时间。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人的全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之所以能和谐地运动,全靠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细胞活动时,消耗神经细胞内的能量;当它处于抑制状态时,能通过生化作用使细胞新陈代谢,吸收血液中带来的养分。如果兴奋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各种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偿,神经细胞就会死亡。因此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只能具有一定的限度,有一个临界强度值。如果工作持续太久,超过了这个临界强度值,就会出现效率的下降,这时,大脑就应用其他的行为方式,加以适当调节,才能保证工作的持久性和效率。因此,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显得十分重要。不能把休息仅仅理解为睡眠,休息还包括文娱体育活动、散步、旅游等有益身心的活动,锻炼身体也是积极的休息。

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中,各个时段的精力各不相同,而不同的人又有差别。有的人早晨精力好,有的人可能晚上精力好,有的人凌晨起床后半小时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有的人喜欢把重大问题放在早饭后考虑;有的人擅长连续思索,思绪高潮往往在连续思索开始后一小时左右出现。据统计,大约50%以上的人,其能动性在一昼夜之内有显著变化,其中17%的人早晨能动性高,33%的人在晚间能动性最高。我们把工作效率最高、能动性最强的那段时间称为最佳时间。每个人都应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最佳时间”出现的规律,尽量将高质量的“时能”提供给最重要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时间能源”。

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任何事物都可为时间做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相关推荐:崩坏世界的修真者厉先生偏偏要宠我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天玄成神之路从0级开始龙飞魄武战魔元纪造化仙帝重启飞扬年代无敌:我能复制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