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四节 建立后金

第四节建立后金

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只应闲过商颜老,独自**月下归。

消灭掉建州女真内部的亲明派实力以后,努尔哈赤又把矛头指向了女真其他部落当中的亲明派。首先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舒尔哈齐的盟友,布占泰领导的乌拉部。公元1612年,失去舒尔哈奇这个盟友之后的布占泰,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就联合了蒙古科尔沁部率兵攻打建州女真下面的一个部落。努尔哈赤表示要坚决对来犯之敌予以打击,并且在同年12月率领第五个儿子莽古尔泰和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亲征乌拉。建州大军连克河西六城,兵临乌拉城下。布占泰眼看不妙,于是再度向努尔哈赤请和。他亲自来向努尔哈赤叩头请罪,努尔哈赤也知道乌拉布虽然遭到失败,但是手下人数仍然很多。而且叶赫部和辉发部仍然存在,如果灭掉了乌拉,这两个部落肯定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就算自己强行灭掉了乌拉部,肯定也会元气大伤。努尔哈赤要用最小的代价完成统一的任务,所以口头训斥了布占泰之后,就放他回去了。然后趁乌拉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时候,率兵转而攻打辉发部,并且一举将其灭亡,剪断了乌拉的援军。

布占泰看到辉发被灭,更加感到惶恐不安,他给叶赫部送去了人质,请求援兵。努尔哈赤得知后,打算在叶赫部援军到达之前,抢先灭掉乌拉。努尔哈赤找了几个理由,然后率领自己的儿子,还有侄子包括五大臣率领3万大军征讨乌拉。建州军连下三城,乌拉部有一些不满布占泰统治的贵族望风而降。布占泰亲自率领3万乌拉军主力决定和努尔哈赤决一死战,结果双方一场大战之后,乌拉军损失了接近七成的兵力。建州军到达乌拉城下,攻破了城池。布占泰带着几十个人逃跑了,途中遭到代善袭击,布占泰一个人,好不容易才逃走,一个人起码投奔叶赫去了。努尔哈赤在乌拉停留了十天,把所有投降的子民都带回了建州,乌拉部宣告灭亡。

努尔哈赤三次向叶赫索要布占泰,均遭到拒绝。于是努尔哈赤率领4万大军攻打叶赫,连克叶赫七座城池和19个寨,直逼叶赫东西二城。叶赫部向大明告急,明朝派来装备有强大火器的大军,协助叶赫部。努尔哈赤看到明军相助,烧毁了叶赫的庐舍,带走了投降的子民就回到了建州。公元1615年,有了明朝支持的叶赫布扬古贝勒把东哥许配给了蒙古首领暖免的儿子蟒古儿太。努尔哈赤派了3000精兵作为先锋,驻扎在南关旧地,这次打算出并一举灭掉叶赫。但是由于明朝方面出面干涉,努尔哈赤只好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经过这两次对叶赫以及其背后大明军力的试探,努尔哈赤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想完成统一女真的大业,就必须把明朝作为正面打击的对象。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彻底宣布和明朝决裂。他在赫图阿拉城举行登基大典,自称大汗,定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努尔哈赤下诏把赫图阿拉城改为国都,称为兴京,并且逐渐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就已经建立健全了官制。设五名听讼大臣,十名扎尔固齐(原为蒙元时期官职名称,即达鲁花赤,意为“断事官”后为满语借用)。凡涉及诉讼之事,先由扎尔固齐审理,再经五大臣复审,之后上告众贝勒。如果不涉及生杀予夺,一般案件可由众贝勒自行结案,而重大案件必须上报给努尔哈赤审理。审案时,努尔哈赤坐于大殿之上,令讼者下跪。努尔哈赤要详细询问案情,允许被审之人申辩。在辨明是非曲直后,努尔哈赤据实定案。此外,在五大臣、十扎尔固齐以下还设立四十名判官。举荐八名办事大臣,专门用来守城,兼管乡间事务。还要委派十六名管理仓粮的大臣,再配给八名巴克什(读书人),以协助记录谷物数量等情况。各官员设立后,努尔哈赤又规定每五日一朝,即在每五日结束的当天,众贝勒、大臣都要到大汗的衙门里聚集,一起商量很多事情,最后有努尔哈赤做出决断。另外为了选拔人才,努尔哈赤还命令大臣们四处查访,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会量才使用。努尔哈赤还借助汉族知识分子宣扬的君权神授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努尔哈赤认为除了大汗贝勒和大臣们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奴才,被称为阿哈。

针对努尔哈赤反叛的行为,明朝下令坚决制裁,首先停止了边境贸易。公元1618年,这个时候和女真内部亲明派势力周旋了几十年的努尔哈赤已经60岁了,在这年他向子民们宣布,要征讨大明国。为了让自己的出征,名正言顺,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宣布了七大恨。

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这“七大恨”檄文的内容是:

大金国主臣努尔哈赤诏告于皇天后土日: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服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子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遣书诟言,肆行**,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这七大恨当中除了第一条之外,基本上都针对叶赫部,或者说针对明朝支持的清明派女真。努尔哈赤知道,如果不对大明宣战,明朝也会阻止他统一女真各部的举动。努尔哈赤认为如果先攻打叶赫,那么大明朝一定会趁虚进攻建州,所以必须首先挫败明军。现在努尔哈赤决定出兵攻打明朝,是有他的深层次考量的。

首先,兼并乌拉部以后,努尔哈赤加快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但是明朝横加干涉,所以努尔哈赤才开始在各方面积极备战。而且明朝刚刚经历了抗日援朝之战,实力损耗不小。后金感觉自己拥有了和大明朝想抗衡的资本。第二,明朝中后期,官吏贪污受贿的现象越来越多,再加上明朝派来的征税官贪得无厌,竭力的搜刮建州百姓,还长期拖欠建州人身的贸易款项。辽东官员肆意**女真贡使,克扣进贡物品,就连努尔哈赤兄弟也没能幸免。第三,自从公元1616年以来,辽东地区的军民不断越过边境采木挖掘银矿等等,这些都导致明朝和后金的关系一度紧张。最后,辽东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后金的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女贞地区的老百姓们饥寒交迫,死了不少人,努尔哈赤不得已就下令让老百姓到朝鲜寻找食物,到了第二年后金严重缺粮。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明金开战。双方的第一场战争至关重要,努尔哈赤考虑再三决定首先攻打抚顺,理由是这个地方是女真人出入的重要关口。明朝多年以来一直在抚顺附近开设马市,常年买卖货物的女真人对抚顺比较了解。抚顺城始建于朱元璋时代,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明朝视为辽东地区的枢纽。公元1609年,出于对努尔哈赤崛起的担忧,这个地方的守军从500人增加到1000人。为了达到一站就能挫败明军锐气的目的,努尔哈赤针对只有1000守军的抚顺城,竟然出动了6万大军,这些兵马几乎是努尔哈赤能够调动的所有兵力。在这场战争中,后金军队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守卫抚顺的明军非常害怕。但是努尔哈赤仍然没有贸然出击,他先派了少量部队冒充前来贸易的商人,把城中的商人和军民引诱到城外进行贸易。当抚顺城大门打开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动了突然袭击,抚顺城毫无悬念的陷落了。和努尔哈赤一向有交情的抚顺游击李永芳举城投降,由于这个人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高级将领,为了表示嘉奖,努尔哈赤封他为副将,并且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

抚顺城陷落以后,后经又接连攻克了抚顺城周围的500多个小城堡,劫掠了人口和牲畜接近30万。明朝辽东地区的军队接到消息后,马上展开对后金的攻击。但是不幸被后金优势兵力围困住,明军几乎全军覆没。为了招降明军,努尔哈赤把俘虏的士兵一律放归,并且每个人都给了银两,如果有主动投降,并且善于作战,努尔哈赤会给他们分配妻子,还给一些家用常备家畜,每月送给米和布匹。就这样,经过几场战斗,明军损失惨重,光是中高级军官就有50多位阵亡,士兵损失近万名,大明朝对女真的防线已经陷入了危机。这年7月,为了扩大战果,努尔哈赤率领6万精兵围攻清河城。这座城池只有6000明军防守,尽管城中军民奋起反抗,也杀死了几千后金士兵,但是仍然无济于事。最终全城殉国,没有一个人头像。清河惨败以及南部防线的崩溃,让大明朝上下十分震惊。明朝决定大举围剿后经政权,大明皇帝给辽东前线的各地地方官下了死令,如果遇到女真人的进攻,让当地官员相机行事。大明朝开始积极为准备攻打后金筹措军饷。

努尔哈赤自己估计以现在的实力还不是明军的对手,于是,努尔哈赤给明朝政府修书一封。如果大明政府能够撤出关外的兵马,接受我之前的建议,我就会撤兵。其实这只是努尔哈赤的缓兵之计,明朝政府也看穿了努尔哈赤的诡计,对他这封书信置之不理。万历皇帝让辽东经略杨镐担任总指挥,从全国各地调集了88000多士兵前往辽东前线参与围剿努尔哈赤。同时让1万叶赫军队和13000名朝鲜士兵协同作战。杨镐手握10万大军,对外宣称有47万大军。为了彻底消灭努尔哈赤,杨镐打算兵分四路,彻底消灭他。但是他却没想到,正是这种分进合击的战略部署,却给了努尔哈赤一个绝佳的彻底粉碎明军的机会,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后金在整个东北地区局势的变化。

生活感悟:毛遂自荐需要的是勇气。有了勇气,才能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干,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勇气的前提是有才干,这也是利用机遇的前提,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没有谁一生都在充当着幸运儿的角色。机遇不会永远只停留在某个人的身边,它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迟疑不定、胆怯懦弱只会放跑机遇。年轻人要想成功地改变命运,就应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要胆怯。

按理说,有才华本该有更多的机遇,但如果你恃才傲物、好高骛远,机遇还是很少的。

这是一个务实的年代,对于才华本身的定义也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当今出了名的职场精英当中,又有几个是只因为才华横溢而受人称道的呢?空有满腹才华,却无实际工作能力,这也称不上是有本事。

才华横溢的人可能比较容易出现恃才傲物、好高骛远、不愿意老在一个地方待着等的毛病。但是,只要仔细观察,你就能发觉,这些毛病往往是遭人嫉妒或者排挤的结果,有的根本就是被外界强加的。谁愿意让别人轻易出头呢?所以,有才之人在职场上闯荡,很难取得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成功,除非他洞悉了某些规律并向其妥协。

才华横溢的人往往缺少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亲和力,情商的缺陷往往使他们与团队像油与水一样难以相融。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才智平平的人却由于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把握机遇,把有限的才智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所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平步青云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指望一个人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其实也不现实。

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有时并不清楚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还有没有可能以自己的主观努力变换一个新的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聊起自己的专业来神采飞扬,可涉及这些直接关乎自己前程的、专业之外的“琐事”,却又往往是除了叹息就是无奈。

理论上的才华永远不等于能力,才华只有体现在调控与创新上才确有价值。要让才华变成实实在在的能力,指望“躲进小楼成一统”是不可想象的。相信职场上那些不太得志的精英们只要拿出其才华的一小部分,投人到自己的“情商建设”上来,真正的成功就不会太遥远了。胆怯是一种懦弱,懦弱的人在机遇面前不知所措,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利用机遇一展自己非凡的才能,就如同卓别林一样,在小小的年纪就能应变自如,这就是一种勇气。生活中的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在机遇面前胆怯,就是因为害怕和机遇并存的危机,可是,年轻人没有想到的是,不勇敢地尝试,怎么能改变?

“危机”这个词本来应解释为危险和机遇,就如同挑战一样,看似危机重重,前途未卜,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能在绝境中找出一条成功登上顶峰的小路。只是,在这之前,我们也许会经受一些苦难,但只要有勇气,任何成功都不失为一种可能。

有满腹才华,如果不懂得关注身边的机遇,及时捕捉到么,当机厂临时,拥有满腹才华的人也仍然会一事无成。

机遇是有情的,你抓住它,它就陪伴你一步步走向成功;机遇是无情的,你稍有疏忽,它便匆匆弃你而去。

机遇与年轻人的发展休戚相关。机遇是-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

英国的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如是说:“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机遇,我不相信机遇。出人头地的人,都是主动寻找自己所追求的机遇,如果找不到,他们就去创造机遇。”

你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有目标地求变、求新;承认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敢于改善,并不摒弃旧东西,但敢于尝试新方法、改变方向,寻求更有效的做事方法。

你要具备一定的冒险意识。在苦干和探索阶段,能够忍受种种不确定的因素;经过周密的形势分析,相信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即将出现,于是不管路上有多大障碍也要勇往直前。

你要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大多数年轻人在念书时成绩都很优异,但后来的成就却相差悬殊,关键在于有些年轻人一天到晚都在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注意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当面对新出现的复杂问题时,总是一筹莫展,或者粗心大意,与机遇擦肩而过,丧失取得成功的机遇。

每个年轻人不仅要尽可能地学习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学习中不断地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在平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苦练“内功”,时刻充实自己,为自己十年以后的未来而努力。

相关推荐:崩坏世界的修真者厉先生偏偏要宠我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天玄成神之路从0级开始龙飞魄武战魔元纪造化仙帝重启飞扬年代无敌:我能复制万物